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上海信立制冷設備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王建平,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舒建新,上海市世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上海吳某某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王友農,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亮,上海原本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林則達,上海原本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上海信立制冷設備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立公司)因與被申請人上海吳某某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吳某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8)滬02民終125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信立公司申請再審稱,雙方簽訂的《上海吳某某開發(fā)有限公司日立智能化變頻中央空調設備供貨合同書》(以下簡稱系爭合同)中第一部分第5.2條和第二部分第1.4條明確約定,合同修改和變更必須采用書面形式,且必須明確表明修改或變更的意思。原審法院無視合同約定,僅憑《吳淞客運中心客運樓空調設備結算審計申請》(以下簡稱《結算審計申請》)所附《客運區(qū)域3、4層空調設備結算費用》上“未安裝”以及《上海大通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工程審價審定單》(以下簡稱《審價審定單》)上“總造價”的表述就認定合同內容已經變更,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秾弮r審定單》并非信立公司制作,信立公司并未蓋章確認,且相關內容也僅是工程審定結算總造價,而非買賣設備結算總造價。二審法院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七條規(guī)定系適用法律錯誤,本案合同并非不能變更,而是必須采用特殊方式變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八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合同變更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應推定為未變更。綜上,信立公司請求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之規(guī)定,對本案提起再審。
吳某某公司提交意見稱,信立公司提交的《結算審計申請》中1、2層的結算審計申請金額和系爭合同約定金額一致,但3、4層結算費用已明確減少人民幣874,733元(以下幣種同),并備注“根據業(yè)主要求未安裝”,由此可見雙方就3、4層空調設備安裝進行變更已協商達成一致。信立公司提交的《結算審計申請》是書面形式?!秾弮r審定單》由信立公司、吳某某公司及審價機構三方蓋章確認,合同變更的形式要件及意思表示都非常明確。從吳某某公司2013年2月6日支付最后一筆付款至本案起訴時長達近三年時間內,信立公司從未提出過異議。綜上,請求本院駁回信立公司的再審申請。
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爭議焦點在于雙方是否就系爭合同變更達成了合意。信立公司提交的2012年5月7日《結算審計申請》第八頁《客運區(qū)域3、4層空調設備結算費用》中明確記載:客運區(qū)域3、4層合同金額874,733元,減少費用874,733元,結算費用0元,且備注“根據業(yè)主要求未安裝”。該《結算審計申請》系信立公司提交,并非僅有“未安裝”的表述,結合上下文理解,已經明確將合同約定價格進行相應減少,并最終確定結算費用為0元,可以認定是當事人變更合同的意思表示。此后,審價機構出具的《審價審定單》上亦載明總造價為3,839,178元,并由信立公司、吳某某公司及審價機構三方蓋章確認。綜上,信立公司對于涉案客運區(qū)域3、4層不再安裝空調設備應當明知,但其從吳某某公司2013年2月6日支付最后一筆款項至本案起訴長達多年時間內,從未提出異議或催告吳某某公司繼續(xù)履行合同,顯然有悖常理。原審法院綜合認定系爭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已經發(fā)生變更并履行完畢,并無不當。信立公司訴請要求吳某某公司承擔違約責任,應當就違約事實的存在以及由此產生的損失承擔舉證責任。信立公司提供了其與青島海信日立空調系統(tǒng)有限公司簽訂的《購銷合同》欲證明存在341,825元損失。本院注意到,本案系爭合同已履行部分3,839,178元已經超過上述《購銷合同》約定總金額3,501,949元,且信立公司無法證明上述《購銷合同》系為本案合同履行所簽訂,故其關于系爭合同3、4層空調設備未安裝而導致其無法享受優(yōu)惠價的主張,難以采信。另關于信立公司在再審申請審查聽證后提出其從未在《審價審定單》蓋章的問題,經查閱卷宗,《審價審定單》上加蓋有信立公司公章,且信立公司在二審庭審中也認可在《審價審定單》上蓋章。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信立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海信立制冷設備工程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員:沈旭軍
書記員:黃賢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