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東光控制系統(tǒng)集成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工業(yè)區(qū)。
法定代表人:蔡祖平,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冬輝,上海市誠至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馮劍豪,上海市誠至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金茸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
法定代表人:楊劍平,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莊誠,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東光控制系統(tǒng)集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光公司”)與被告上海金茸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茸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6月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因案情復雜,本案轉為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期間,經(jīng)原告申請,本院委托上海聯(lián)合工程監(jiān)理造價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lián)合造價”)、上海科東房地產(chǎn)土地估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東估價”)進行司法鑒定。本案于2018年9月25日、11月26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東光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冬輝、被告金茸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莊誠兩次到庭參加訴訟,原告東光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馮劍豪到庭參加第一次庭審。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東光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因工程質量不合格而產(chǎn)生的損失暫定人民幣(以下幣種相同)100萬元。后結合司法鑒定意見,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為:1、判令被告賠償原告房屋加固、修復費用29,424,680元;2、判令被告賠償原告鑒定費、評估費合計1,133,985元;3、判令被告交付并完成涉案工程竣工驗收及備案的一切相關手續(xù)。之后,原告撤回第3項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原告系“上海東光控制系統(tǒng)集成有限公司生產(chǎn)輔助大樓”工程(以下簡稱“涉案工程”)建設方,被告系上述工程承包方。2010年1月22日,原告和被告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約定:被告承建涉案工程的內容包括土建工程、人防預埋、水電安裝、精裝修工程、設備安裝工程、消防工程等;工期為490天;工程質量標準為一次性驗收合格。2016年6月,原告委托浙江大合檢測有限公司,對涉案工程的主體結構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被告未按設計規(guī)范與國家標準進行施工,工程質量不合格。原告至今無法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證,無法正常使用。經(jīng)原告申請,委托法院對涉案工程進行了司法鑒定和評估。被告應當按照鑒定、評估內容賠償原告加固、修復房屋的損失和鑒定、評估費。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金茸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請。對于房屋的質量問題,被告可以通過自行維修的方式解決,原告委托的鑒定是初步的粗略方案,被告已請其他設計單位做更科學經(jīng)濟的方案,目前在審圖過程中。被告愿意履行合同義務,修繕完畢房屋后交給原告。
經(jīng)審理查明:2008年8月4日,被告獲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
2010年1月22日,原、被告簽訂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由被告承建原告發(fā)包的涉案工程。2010年12月28日,雙方又簽訂《工程施工補充合同》,并對工程款支付、違約責任等作了補充約定。合同簽訂后,雙方即按約履行。2011年2月23日,雙方簽訂開工報告,確定開工日期為同年11月15日。2013年1月6日,涉案工程取得主體結構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證明書。2014年6月18日,原、被告簽署書面系爭項目移交情況匯總。但至今原告尚未生產(chǎn)使用。
另查明:在本案審理之前,原告就工程質量不合格而產(chǎn)生的損失問題起訴被告,本院于2016年10月8日立案受理該案,案號為(2016)滬0117民初17311號。該案審理中,經(jīng)原告申請,本院于2016年12月2日委托上海同測質量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測公司”)對于涉案工程地下室至18樓各層結構施工是否符合合同約定的設計圖紙進行質量鑒定,并對上述主體結構施工與設計不符、質量不合格項目出具修復整改方案、修復期限。2017年10月30日、2018年1月5日,同測公司先后出具同測司鑒【2016】建鑒字第147號司法鑒定意見書及補充意見,對質量問題(包括混凝土強度、現(xiàn)澆樓板厚度等)、修復方案(主要對承載力不足的框架柱、框架梁、樓板進行加固處理)和修復期限(6個月)等予以明確。原告墊付本次鑒定費870,570元和鑒定過程中的腳手架和人工配合費13,415元。2018年5月31日,經(jīng)原告申請,本院裁定準許原告撤訴。后,原告又訴至本院。
本案審理中,經(jīng)原告申請,本院委托上海聯(lián)合工程監(jiān)理造價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lián)合造價”)對同測司鑒(2016)建鑒字第147號司法鑒定意見書及補充意見中確定的修復方案進行造價司法鑒定。2018年8月9日,聯(lián)合造價出具了修復方案造價鑒定意見書,鑒定結論為:對于無爭議的造價金額為29,354,680元。另外,關于有爭議部分,即關于垂直運輸費的認定,原告認為施工過程中可能需搭建臨時貨梯;被告認為不需要,可以使用現(xiàn)有設備電梯,同測公司的修復方案中也未明確需增設貨梯;鑒定單位認為已經(jīng)考慮了普通的垂直運輸費,至于原告稱的增加費用,目前的修復方案中沒有明確是否需要另搭設貨梯,故沒有計算,如要計算暫按修復方案工期6個月計,費用為7萬元,是否需要增加提請法院裁定。原告墊付本次鑒定費24萬元。
同時,經(jīng)原告申請,本院還委托上??茤|房地產(chǎn)土地估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東公司”)對上述建成房屋自2013年3月21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止的市場租金價值進行估價咨詢,結果為平均日租金1.65元/平方米。雙方對該租金標準無異議。原告認為科東公司遺漏了委托鑒定事項:即修復之后房屋面積減少145平方米的建筑面積的市場價值以及修復加固之后房屋市場價值的貶損金額。被告認為修復后不存在建筑面積減少的情況,也不存在房屋貶損的事實。鑒定單位認為,無法認定原告主張的減少面積,且修復不會導致建筑面積的減少,房屋價值與建筑面積相聯(lián)系,可能會影響得房率,但本案房屋體量較大,實際減少的面積可以忽略;貶值損失,首先要確定修復后是否會有貶損,如果驗收合格,不存在貶值。原告墊付本次鑒定費1萬元。訴訟中,原告明確因撤回對房租損失、房屋貶值損失、建筑面積減少損失的主張,保留相應訴權,本案主張的損失僅包括修復費用及鑒定費、評估費。
審理中,被告認為同測司鑒(2016)建鑒字第147號司法鑒定意見書中確定的修復方案過于粗略且不科學經(jīng)濟,其委托其他設計單位進行深化和細化修復,并提供了2018年11月16日其和上海建科協(xié)立設計審圖有限公司簽訂的2010版上海市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同,證明審圖正在進行。原告對此不予認可,認為被告單方委托不具備公開公正獨立性,不能替代法院委托同測公司所做的鑒定。
以上事實,由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同測司鑒(2016)建鑒字第147號司法鑒定意見書以及以此為基礎的修復方案造價鑒定意見書、上海市松江區(qū)九亭鎮(zhèn)九涇路XXX號全幢市場租金價格咨詢報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jù)證明,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集中于被告為原告建設的涉案工程是否存在質量問題以及相應的責任如何認定。根據(jù)同測公司所做的同測司鑒(2016)建鑒字第147號司法鑒定意見表明,涉案工程確系存在質量問題,被告應當就工程修復承擔責任。對于被告主張自行維修并對同測公司的維修方案提出異議,本院認為同測公司系經(jīng)法院司法委托確定的鑒定單位,其出具的鑒定報告和維修方案經(jīng)過庭審質證,應當作為本案的定案證據(jù),被告否定同測公司的維修方案,但又沒給出明確的維修方案,故對被告的辯稱意見,本院不予采納??紤]到本次質量問題涉一幢較大體量房屋的整體加固維修工作,牽涉金額高、專業(yè)性強、工作面多、當事人矛盾較大等因素,故本院認為采取金錢彌補維修費用的方式,能更好的徹底解決爭議?,F(xiàn)聯(lián)合造價對于雙方無爭議部分的維修造價金額確定為29,354,680元,本院予以采納。對于原告主張還需增加的垂直運輸費,沒有證據(jù)證明,本院難以采納。對于原告墊付質量鑒定費和鑒定期間開支的腳手架和人工配合費確需工程質量問題引發(fā)的必要費用,應由被告承擔。本案所涉修復造價的鑒定費費用,本院與訴訟費一并處理。原告自愿保留并在本案中撤回對房租損失、房屋貶值損失、建筑面積減少損失的主張以及交付完成涉案工程竣工驗收及備案手續(xù)的主張,系當事人對自身權利的處分,于法不悖,本院予以準許。相應房屋租金損失的鑒定費用,由原告自行墊付,本院暫不予處理。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八十一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金茸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上海東光控制系統(tǒng)集成有限公司工程質量修復費用29,354,680元;
二、被告上海金茸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上海東光控制系統(tǒng)集成有限公司質量鑒定費870,570元以及鑒定期間的腳手架和人工配合費13,415元;
三、駁回原告上海東光控制系統(tǒng)集成有限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94,673元,鑒定費240,000元,合計訴訟費434,673元,由原告上海東光控制系統(tǒng)集成有限公司負擔1,680元(已付),被告上海金茸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負擔432,993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孜
書記員:李??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