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丁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浙江省海寧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金龍,浙江潮鄉(xiāng)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祁裕,浙江潮鄉(xiāng)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龐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崇明區(qū)。
法定代表人:周文斌,執(zhí)行董事。
第三人:上海稻普稻宇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金山工業(yè)區(qū)亭衛(wèi)公路XXX弄XXX號XXX幢XXX樓XXX室。
法定代表人:沈晶菁,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樊欽鎏,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崇明區(qū)。
原告丁某某訴被告上海龐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龐某公司)、第三人上海稻普稻宇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稻普稻宇公司)委托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2月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12月2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丁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祁裕、第三人稻普稻宇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樊欽鎏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龐某公司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丁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解除原、被告雙方于2018年2月27日簽訂編碼為NO.XXXXXXX《購車代理協(xié)議》;2、要求被告雙倍返還定金100,000元。事實與理由:2018年2月27日,原、被告簽訂《購車代理協(xié)議》一份,協(xié)議約定由被告龐某公司代理原告購買捷豹XEL轎車一輛,實際銷售價270,000元,服務費及規(guī)定的稅費、保險費18,000元,合計288,000元。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丁某某于當日向被告龐某公司支付定金50,000元,第三人稻普稻宇公司分別于2018年3月9日代原告向被告支付購車款100,000元、于2018年3月10日代原告向被告支付購車款90,000元。然被告龐某公司遲遲不將車輛交付給原告,后經(jīng)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于2018年3月22日承諾于二周內安排交付車輛,并承諾“期間由擔保公司墊款所產(chǎn)生的墊資利息由我司承擔”。至2018年6月2日,原告通過向被告郵寄《催告函》和彩信方式通知其交付車輛,但仍未能得到回復。2018年6月3日被告龐某公司及公司法人周文斌向第三人出具《還款承諾書》,承諾在2018年7月31日前交付車輛,逾期將歸還第三人為原告墊付的190,000元車款,然至期也未能兌現(xiàn)該承諾。
原告丁某某為佐證其訴稱的事實,向本院提供如下證據(jù):
1、《購車代理協(xié)議》一份,證明2018年2月27日原、被告簽訂購車協(xié)議,由原告向被告購買捷豹車輛一輛,車輛總貨款270,000元,稅費、保險費等180,000元,原告按約向被告支付定金50,000元;
2、收據(jù)一份,證明2018年2月27日簽訂協(xié)議當日原告按約支付被告定金50,000元的事實;
3、第三人出具的代付證明一份;
4、中國民生銀行電子銀行業(yè)務回單一份;
5、微信轉賬記錄兩份,證據(jù)3、4、5證明第三人代原告支付購車款190,000元的事實;
6、情況說明一份,證明被告承諾兩周內向原告交付車輛;
7、催告函一份,證明原告催告被告交付車輛的事實;
8、快遞單及查詢記錄三頁,證明被告拒收催告函的事實;
9、彩信截圖打印件一份,證明原告多次催要被告提交車輛,在郵寄催告函遭被告拒收后,發(fā)了彩信給被告龐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周文斌;
10、還款承諾書復印件(原件在第三人處)一份,證明被告向第三人承諾支付第三人代原告交付的190,000元,并在7月底前完成交車義務。
被告龐某公司未應訴、答辯。
第三人稻普稻宇公司述稱,原告所述屬實,第三人的確為原告丁某某向被告龐某公司墊付了車款190,000元,現(xiàn)第三人表示該墊付車款應由被告龐某公司負責償還,不向原告進行主張。如被告龐某公司未能償還該款,也不向原告主張。至于其與被告龐某公司的糾紛,表示另案起訴。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8年2月27日,原告丁某某與被告龐某公司簽訂《購車代理協(xié)議》一份,協(xié)議約定由被告龐某公司代理原告購買捷豹XEL岱黑轎車一輛,實際銷售價270,000元,協(xié)議簽訂當日原告丁某某按約通過POS機向被告龐某公司支付了50,000元訂金(收據(jù)記載是“訂金”,原告認為是“定金”,在此暫按“訂金”表述,具體何性質以最終判決為準)。2018年3月9日,第三人稻普稻宇公司代原告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向被告支付車款100,000元,2018年3月10日第三人稻普稻宇公司又代原告通過支付寶轉賬方式分兩次向被告支付車款,一筆40,000元、另一筆50,000元,兩筆共計90,000元。2018年3月22日,被告龐某公司出具《情況說明》一份,承諾“于兩周內安排交付車輛,期間由擔保公司墊款所產(chǎn)生的墊資利息由我司承擔”。2018年6月2日,原告向被告郵寄《催告函》遭被告拒收,后又以手機彩信方式通知其交付車輛,但仍未能得到回復。2018年6月3日,被告龐某公司及公司法人周文斌向第三人稻普稻宇公司出具《還款承諾書》,承諾“在2018年7月31日前,負責完成該客戶交車,如在2018年7月31日沒有完成上述承諾,本人愿意以家庭資產(chǎn)歸還該客戶車貸190,000元給稻普汽服集團上海分公司”,然至期也未能兌現(xiàn)該承諾。
本案關鍵需厘清原告交付的50,000元性質是訂金?還是定金?
根據(jù)原告(乙方)與被告(甲方)于2018年2月27日簽訂的購車代理協(xié)議,“二、付款”部分第一條約定“乙方于本協(xié)議簽訂時即日內向甲方支付車輛定金訂金伍萬元?!薄坝喗鹞槿f元”為手寫,其余均為打印。該協(xié)議“九、裝潢內容”及“十、備注事項”部分全部為手寫內容,其中約定“如貸款未通過,訂金返還。”該協(xié)議二處手寫部分均為訂金,其余打印部分均為定金。本院認為,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該協(xié)議打印部分應為格式條款,手寫部分應為非格式條款。另根據(jù)雙方約定“如貸款未通過,訂金退還”,該條款并沒有雙倍返還的意思。故該50,000元應理解為訂金。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的購車代理協(xié)議,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效力性強制性規(guī)定,該協(xié)議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恪守履行?,F(xiàn)原告按約向被告支付了訂金,并由第三人代付了購車款,然被告未能及時向原告交付車輛,后被告于2018年3月22日向原告承諾于二周內交付車輛,于2018年6月3日向第三人承諾在2018年7月31日前交付車輛,然被告均未能兌現(xiàn)承諾,故被告已構成違約?,F(xiàn)原告要求解除合同,并無不當,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已收取的訂金,應予以返還。但原告主張雙倍返還,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四十一條、第九十四條第(三)項、第九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丁某某與被告上海龐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于2018年2月27日簽訂的《購車代理協(xié)議》于本判決生效之日予以解除;
二、被告上海龐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訂金50,000元。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300元,減半收取計人民幣1,150元,由原告負擔575元,被告負擔57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建平
書記員:劉琦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