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唐山市。
被告:唐山原緣元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唐山路北區(qū)友誼路休閑商務區(qū),現(xiàn)經(jīng)營地:唐山市路北區(qū)新華大酒店1805室。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202MA07RAER8Y.
法定代表人:權學成,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吳品葒,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唐山市,身分證號1302021972********,公司人力資源總監(jiān),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桑毅,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唐山市,總經(jīng)理助理。
原告李某某與被告唐山原緣元科技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5月2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某,被告唐山原緣元科技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吳品葒、桑毅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李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解除原告與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2、判令被告給付原告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5月9日工資,共計28500元,并給付工作期間未繳社保折現(xiàn)金7000元;3、判令被告支付原告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28500元;4、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告自2018年10月8日到被告公司就職,擔任文員一職,直至2019年5月9日。原告入職后,被告未組織原告簽訂勞動合同。承諾被告每月向原告支付工資,被告記錄考勤,依據(jù)考勤記錄發(fā)放工資。2019年1月8日收到2018年9月份工資3570元,此后被告一直拖欠原告工資,未在發(fā)放工資,截止到2019年5月9日原告仍然照常上班,記錄考勤。被告無故拖欠原告工資嚴重損害了原告的權益,依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提起訴訟。
被告唐山原緣元科技有限公司辯稱:一、原告要求解除與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的要求,已然成立,原告與被告辦理了離職手續(xù)。二、原告要求被告補發(fā)全部工資并給付工作期間未繳納的社保折現(xiàn)金給付,不應支持。1、以公司目前經(jīng)營狀況,實在無能力一次性解決,被告只同意根據(jù)公司運轉(zhuǎn)情況,分批次給予解決欠薪問題。2、原告要求補發(fā)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5月9日工資有誤,被告出具的欠薪證明有誤,在此一并陳述并予以更正:2019年1月8日公司給原告補發(fā)了2018年11月份工資(因11月原告部門員工最全),被告所寫的欠條中應把11月工資扣除,實欠應為23014.35元。3、對于保險一事,公司已在欠薪證明里說的很清楚,待公司經(jīng)營狀況好轉(zhuǎn),會統(tǒng)一給員工補繳,如員工個人提前墊付補繳,可憑保險交費用憑證公司給予等額補償公司部分,但無保費補繳憑證,公司不予補償,只能補繳到社保。其本人要求將未繳納社保費用折現(xiàn)金給員工本人不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三、原告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陳述與事實不符。理由如下:1、原告于2018年10月9日入職,因其部門領導李然介紹到公司,其轉(zhuǎn)正日期為1月8日,轉(zhuǎn)正前后及離職前后,人資部門負責人吳品葒,多次找其本人,或是通知她的同事到人資部簽訂勞動合同,但其遲遲未簽。在此期間公司處境岌岌可危,吳品葒手下已無員工,吳品葒在公司危難之際,與公司其他兩名高管全力推動公司的新項目,希望公司能度過難關,對原告勞動合同之事確實有疏忽,但絕不是她本人所說,未組織簽訂勞動合同,甚至在其離職的最后月份,下最后能知,要么簽合同,要么辦理離職,公司不請允許員工不簽訂勞動合同,在被帶無奈之下,原告說考慮兩天,之后又沒有音訊,待吳品葒再次追問此事之時,原告說準備離職,簽勞動合同無意義,不會再簽勞動合同。每次要求原告簽訂勞動合同是當著原告部門其它員工,尤其是最后幾次,原告同事何莉莉就在旁邊,因此原告所說,公司未組織簽訂勞動合同與事實不符,其要求補償不合理,公司不同意原告要求。2、目前公司處境艱難,公司總欠薪二三百萬,如果所有員工都要求經(jīng)濟補償金的話,又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無異于給公司雪上加霜,也許會成為壓死公司的最后一棵稻草,到時所有離職、在職員工都會成為真正的受害者,公司在想盡一切辦法度過難關,并積極想辦法逐步解決欠薪問題,這與惡意欠薪和無故欠薪有本質(zhì)區(qū)別,現(xiàn)有員工保險與工資都處于停滯狀態(tài),這些在崗的員工比離職的員工更是艱難,所以,請求法院從維護社會穩(wěn)定,扶持中小企業(yè)走出困境的角度出發(fā),給企業(yè)減輕壓力,給企業(yè)以喘息的機會,給留下的員工以生存空間,被告在逐步解決員工工資的前提下,賠償金問題建議減免,這要不管是對社會的穩(wěn)定,還是維護被告現(xiàn)在職工及維護離職員工真正權益都是有所幫助的,請法院從實際出發(fā),酌情考慮。3、被告為了表示誠意,被告從別的公司拆對一部分資金,在6月末先后由受托人先補發(fā)2個月工資,剩余工資在春節(jié)前逐步給予解決。四、訴訟費用請法院裁決。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查明如下事實:2018年10月,原告到被告處工作,2019年5月9日,原、被告雙方協(xié)商解除勞動關系。2019年5月23日,被告向原告出具《證明》一份,內(nèi)容為:“唐山原緣元科技有限公司因經(jīng)營困難,現(xiàn)拖欠員工李某某2018年10月、11月、12月工資3570元/月,2019年1月工資4156.96元,2019年2月、3月、4月工資共計4500元/月,7個月工資總計31154.35元。因春節(jié)提前發(fā)放了2000元工資,因5月工資不足,從工資總額中再扣除1000元,最后實欠薪30154.35元。保險費:公司承擔社保部分714.66元/月,醫(yī)保為271.68元/月,合計986.32元/月,2019年1月至4月公司共欠繳保費為3945.36元。個人承擔部分(社保270.85元/月,醫(yī)保66.84元/月),4個月共計1350.76元,公司自2018年12月份開始至員工離職未從員工工資中扣除。待公司經(jīng)營好轉(zhuǎn)之后,在半年之內(nèi)將員工工資逐步償還,并將社保和醫(yī)保費用統(tǒng)一補繳,如員工個人提前補繳保費,可憑補交的1-4月的保費憑證,公司給予等額補償,無保費補繳憑證,公司不予補償,只能補繳到社保,特此說明?!北桓嫖唇o原告繳納社會保險。2019年5月21日,原告到唐山市路北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1、裁決被告支付工資23200元;2、裁決被告為原告補繳自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的社會保險。該仲裁委以申請人的仲裁請求不屬于勞動人事爭議處理范圍為由作出《不予受理通知書》,原告不服,訴至本院。庭審中,被告認為給原告出具的證明有誤,欠薪數(shù)額應為25014.35元,被告已支付2000元,尚欠23014.35元。原告認可該事實。
本院認為:用人單位應及時足額向勞動者支付工資。被告欠原告工資款23014.35元,雙方均予認可,本院予以認定。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所拖欠工資,理據(jù)充足,應予支持。勞動爭議糾紛,應遵循先仲裁后訴訟的原則。原告訴訟請求第1、3項及原告訴訟請求第二項中要求被告給付工作期間未繳納社保折現(xiàn)金7000元的主張,未經(jīng)仲裁前置程序,本案不作處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調(diào)解仲裁法》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七十八條、七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唐山原緣元科技有限公司自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一次性支付原告李某某工資23014.35元;
二、駁回原告李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唐山原緣元科技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訴訟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董峰
人民陪審員 屈大慶
人民陪審員 魏成山
書記員: 張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